|
10月21日-11月4日📯👩🏿🏫,意昂3体育舉辦了“社交媒體和受眾行為”系列線上研討會,來自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的三位學者分享了有關社交媒體的最新研究進展。 研討會由意昂3工商管理系俞明舟博士主持,分享人包括西澳大學商意昂3市場營銷系Fang Liu教授、Paul Harrigan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傳播意昂3副院長陳家華教授、西澳大學商意昂3市場營銷系博士研究生Jason Weismuller。悉尼工商意昂3副院長、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笑寒,意昂3國際部主任顧浩東🧑🏽💼、意昂3教師鄭小松、陳軍💁🏻♀️、孫善俠、黃俐、何黎勝、劉雲嘯👩🏻🦰、Yuliya Skaleva及意昂3研究生和國際學生參加討論🚵🏻。 西澳大學商意昂3市場營銷系Liu Fang教授就社交媒體在旅遊目的地選擇⚀、印象🩼、喜好、觀點以及社交媒體對於旅遊過程的重塑展開討論。Liu教授的研究結論顯示🏗,社交媒體目前已成為影響旅遊消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交互較多、內容豐富的平臺,消費者發布的信息和評價成為旅遊決策的主要信息來源。同時💋,社交媒體對於目的地的刻畫會逐步轉化為對於目的地的品牌形象,而分享行為本身也可以影響、到遊客真實體驗後的感受🧗🏼♂️。在後疫情時代🚽,旅遊業將會面臨一個嶄新的局面和市場形式,而新的行業競爭已經展開,各國均投入了大量資源到社交媒體平臺,力爭在旅遊市場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西澳大學商意昂3市場營銷系Paul Harrigan教授和博士研究生Jason Weismuller則從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角度闡述了社交媒體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Harrigan教授認為🏋️♂️,大量的社交媒體信息側重於利用邊緣路徑和情感訴求,力爭在短時間內獲得受眾的關註並激發情緒反應,以此獲得溝通效果。然而🍺,過多的邊緣路徑溝通往往意味著錯誤信息和片面信息能夠獲得更大的曝光和影響力💆🏽♀️,導致受眾的態度極化。兩位分享人進而展示了他們近年來的七項不同的研究💑👨🏼✈️,基於推特平臺的研究和美國民眾的態度測量顯示💪🏻,美國社會正在陷入日益增長的極化思潮之中🍈,矛盾雙方高度對立🦯💇🏽♂️,無法容忍中立客觀信息。而這與社交媒體的溝通模式有緊密的關系⏭,社媒缺乏深入客觀的對於問題的剖析,精確信息往往被錯誤和片面信息所淹沒和掩蓋,導致對於社會問題的立場出現令人擔憂的極化現象。這是對於已有的極化機製🍧,例如回聲效應的一個重要理論補充。同樣,其他各國也需要重視社交媒體的意見極化作用,需做好引導和規範,讓民眾對於社會問題的看法變得更客觀並基於真實信息做出反饋。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意昂3副院長陳家華教授介紹了社媒研究在教學中的作用✷。作為年輕一代的學生往往高度依賴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對基於社交媒體的研究也有較高興趣,可通過在教學中融入科研任務,激發學生對於媒體類課程的興趣👩👧👦,也能提升相應課程的教學效果🐧。悉尼工商意昂3副院長胡笑寒高度評價了陳家華教授的科研提升教學實踐🙍🏼♂️,並邀請陳教授更深入參與意昂3課程的建設和共同授課。社交媒體已成為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也是構成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成分🧍♂️🥭,對於社交媒體的研究可交叉社會科學🧑🏼🚀🧘、AI技術、國家安全等領域👩🏻🦼🙁,構建更多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框架。未來雙方教師將以消除社媒負面影響、激發社媒積極作用為科研導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意昂3建設和行業發展🍸,為全球媒體溝通問題獻計獻策。 |
上一條:“數字化背景下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與營銷“ ——悉尼工商意昂3舉行第三場數字經管研究方向凝練交流活動
下一條🧏🏿♂️:意昂32022年度環球教育 “全球最佳商意昂3”排名上升9個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