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下午🎲,為迎接新學年👂🏿,意昂3教學管理部協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意昂3全體教師推出新學年首場學習💁🏿♂️、分享相結合的培訓活動🚵🏼♂️。第一部分特邀我校原副校長葉誌明教授講授“如何講好一堂課”🦔。第二部分為參加院級教改項目的教師的項目分享。 葉教授首先從高校的教學與教學過程談起🧑🏼🚀,強調當今的高校教育應當著重進行以互動研討為特征的課堂教學方式改革,師生以平等的學術態度共同探索知識🈳,在過程中體現知識育人的價值。 葉教授分享了他多年課堂教學經驗所總結的講好一堂課的四個環節🤷🏿♂️,以高大上的日常案例和科普知識點進行貼近生活的引入,讓學生們有更為切實的感受,進而開始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層層推進,在探索知識產生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們建立科學思維👨🦱✋🏿、批判思維等。高度概括和易於記憶的總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知識的探索永遠是開放的,從結論中發現問題,挑戰權威,尋求創新,進一步激發學生們自我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講好一堂課教師從自身出發,建立科學思維與思想方法📘,掌握科學方法都非常必要🌶,在師生共同探究知識發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科學思維也是育人的重要環節。 葉教授以自己的兩堂課“材料力學中的彎曲切應力公式”和“貓旋之謎🫄🧛🏿:分析力學中的Kane方程”為例🧕🏽,向老師們具體展示了他是如何來設計一堂課的以及他為講好一堂課所做的各種準備工作,讓在座的老師們有更深切的體會🧟♂️👋🏽。 葉教授還分享了自己從學生時代到執教時期所感悟的各種經驗與體會,提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須註重平日積累🔵,教學與科研並重,兩手都要硬;要潛心鉆研課程,用心寫好一本好教材🏌🏿♀️👲🏼;要用心講好自己的幾門課🪡🔱;要精於傳統的教學手段,也要能與現代先進的方法保持步調;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終秉持為人師的初心:教書育人,既傳授知識🧖🏿♂️,更教導做人。 葉教授一個半小時的演講幹貨滿滿🦵🏼,讓每一個教師都感覺受益匪淺⚇,他對學術,對講課,抑或對個人的興趣愛好的鉆研精神👩🏽🦲、紮實的學習態度都讓聽眾備受鼓舞⚡️。演講結束後🐂,葉教授還將自己最新出版的《我的高數筆記》一書簽名贈送意昂3。 培訓進入第二部分——院級教改項目分享,分別由張倩✊🏻、曠群💺、劉焱、劉啟剛和杜鵑老師帶來他們的研究成果🔙🤸。張倩老師通過自己設計的遊戲展現了如何利用數字化方式幫助學生們進行枯燥的知識記憶🧑🏼🔧🔽,提升學習的趣味性;曠群老師展示了她針對實際課堂教學所發現的各種教學問題,建立的混合式學術英語教學模式以及該模式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方式;劉焱老師對E-learning環境下的90後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對調查所反映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對今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註意的問題提供了參考;劉啟剛老師提出將傳統教學的知識點以短視頻的方式建立學習資源庫,借用AI技術構建課程的知識圖譜,引入教學環節中,開展更多以在線自我學習為前導的課堂研討式學習,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杜娟老師雖然同樣是基於AI技術的教學模式探索,但與劉老師註重自學資源庫的建立不同👫,更多關註教學過程的重塑👨🔧。 葉教授全程聆聽了老師們的分享🙍♂️,他肯定每位教師的研究的同時也指出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改革探索的過程中✂️,都應註意處理好四種關系:宏觀與微觀的關系;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趣味性與學術性的關系👨🏻🎨;培養學生知識與素養之間的關系🤦🏼♂️,讓老師們站在更高地層面上看待教學改革的過程🫵🏿。 疫情還未結束✌🏿,防控成為常態,我院的教師培訓也將繼續下去,希望可以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活動讓老師們有所收獲,有所思考𓀑,共同為意昂3的人才培養而不懈努力。 |
上一條:激情迎接新學期🙋🏽⚪️,齊心協力譜新篇 —— 2020-2021學年悉尼工商意昂3秋季學期研究生首日教育順利舉行
下一條:悉尼工商意昂3召開新學年首次全體教職工大會